青春践初心行走山河 竞攀启新程服务家国——上体学子2025暑期社会实践书写青春答卷

日期:2025-09-17浏览: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暑期,校团委、各二级学院以“青春践初心 竞攀启新程”为主题,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社会大课堂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将体育专业优势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共组建实践团队77支,覆盖9个学院,600余名学生参与,61位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实践足迹遍及新疆、甘肃、云南、贵州等1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以专业回应时代需求,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才干”。

一、行走山河间,推动思政教育活起来

学校积极突破传统课堂边界,以“行走中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行动为抓手,组织多支队伍深入革命老区、建设一线与文化地标,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实”起来、“活”起来。

如“民族大团结组合”青年团队在许丁晨老师带领下,奔赴甘肃会宁会师旧址与新疆阿拉山口国门,开展“伟大胜利八十载 边关有我最光荣”专项实践。队员们在战壕遗址前重温“卫国戍边”誓言,聆听八十载峥嵘岁月,将家国情怀书写在戈壁风沙之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红色精神接力。

“宏志少年·沪应成长”实践团则立足校地协同,在张瑞青老师带领下赴江苏宝应开展“体育公益润心”行动。团队深入荷藕产业园区、社区与困难儿童家庭开展调研与陪伴,并邀请20名留守儿童来沪,在一大会址、上体博物馆等场馆开展红色研学与体育互动,在城市行走中为乡村少年播种梦想,以实际行动诠释“强国复兴有我”的青春担当。

与此同时,“运动奇遇记”暑期研学营面向160余组家庭,推出“高校资源赋能·体育+思政”专项行动。通过博物馆沉浸式参观、传统体育项目体验和冠军互动课堂,将“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种入中小学生心田,有效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

二、深入基层一线,扎实调研回应时代之问

学校鼓励学生聚焦国家战略与民生关切,围绕乡村振兴、民族体育、都市体育发展等重点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国情调研,形成一批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成果。

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团深入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钱潘村,通过郊野骑行、龙舟体验、农耕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方式,实地调研“长在公园里的村庄”的发展模式,为当地体旅融合和业态升级提出具操作性的优化建议。

“喀什民族体育IP塑造”调研团则远赴新疆喀什,深入上海援疆四县,系统梳理民族体育发展现状,致力于研究如何打造“中国喀什·昆仑鹰”等特色体育文化名片,为推动“体育润疆”、促进民族团结贡献专业智慧。

此外,“跃动都市,健康同行”团队走访申城三大都市运动中心,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系统研究运动中心运营现状与市民体育消费新需求,为优化城市体育空间、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持和策略参考。

三、服务社会所需,实干彰显青春担当

以“建功中国”社会实践公益行动为平台,上体学子积极投身公益服务、健康科普、教育支持等多样实践,切实推动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际成效。

“心动力”青少年成长夏令营依托我校体育学、运动心理学专业优势,为杨浦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运动+艺术”调节方案,帮助孩子在运动中建立自信、健康成长,获家长与社区的高度认可。

“健行颐年”本硕博团队聚焦老年健康,深入上海多个社区与“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前往福建省三明市,开展足部健康筛查、知识宣讲及自编“足健操”带练,将“预防优先”和“体卫融合”理念落到实处,守护银龄健康。

“绳情润疆”实践团创新教育帮扶形式,在李盼老师的赴新疆叶城县四所中小学,将跳绳与维吾尔族传统歌舞融合,创编“麦西来甫跳绳操”,为4000多名孩子提供分级教学与赛事指导,用一根跳绳跃动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韵律。

“AI赋能心动力+”团队则聚焦数智化健康服务,深入社区开发并测试心脏康复数智平台,实现“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为提升超大城市老年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上体方案。

从边疆热土到申城街巷,从红色圣地到乡村田野,上体青年始终以“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精神为指引,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脚踏实地、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拓展平台、完善机制,引领广大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继续挺膺担当、奋发有为,书写更为绚丽的青春篇章。


[撰稿/校团委暑期挂职团队 马一越 侯奕雯 摄影/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报送单位/团委]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