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李崟讲授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

日期:2025-09-12浏览:

本网讯 9月12日上午,jnh今年会网站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为主题,在校园标志性建筑绿瓦大楼前拉开帷幕。本次开学第一课打破传统课堂模式,以“参观践学+课堂讲授”形式展开。课程以“历史见证者”绿瓦大楼为线索,带领新生重温抗战岁月,感悟体育与家国的深厚联结,为新生们的大学生涯注入精神力量。此次课由校党委书记李崟和党委宣传部董杨华联袂教授。

同学们在在绿瓦大楼的奠基石、落成碑、旧上海地图、孙中山铜像、绿瓦东侧门楣前驻足,董杨华引导新生聚焦建筑,梳理绿瓦大楼所蕴含的历史脉络和抗战史实。绿瓦大楼是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从1929年“大上海计划”启动,到1931年奠基石落下,这座由建筑师董大酉设计的中国新古典主义建筑,本是民族自强的象征,却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迫停工,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再遭重创——屋顶炸毁、墙体留痕,孙中山先生铜像被毁,东侧门楣石更被日军掠至日本“八纮一宇塔”,成为侵华罪证。直到1949年后,绿瓦大楼才重归人民手中,1956年上体迁入后,更成为培育体育英才的摇篮。

随后,同学们来到位于绿瓦大楼四楼的体育教育博物馆第三展厅,聆听党委书记李崟的课堂讲授。“绿瓦大楼的伤痕,是国耻的印记;先辈们的抗争,是精神的灯塔。”在随后的课堂讲授中,李崟通过一个个体育人抗战故事,串联起伟大抗战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共鸣:中国首位奥运选手刘长春拒为伪满洲国效力,“东亚球王”李惠堂以义赛募捐抗日,撑杆跳运动员符保卢、足球“国脚”陈镇和、“亚洲第一拳王”靳贵第弃赛从军、为国捐躯……这些“体育救国”的践行者,用气节与牺牲诠释了爱国情怀。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体育的“四个重要”论述,李崟指出,从延安时期“锻炼体魄,好打日本”的红色体育热潮,到如今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向纵深推进,体育始终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份成绩更需新生接力传承。

面向新生,李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体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二是锤炼过硬本领,以“身心一统、德技相长”理念扎实学习训练;三是引领社会风尚,传播健康理念,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从‘体育救国’到‘体育强国’,绿瓦大楼见证过屈辱,更将见证你们的奋斗!”开学第一课在激昂的号召中落幕,新生们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鉴,不负韶华,在校园中汲取成长力量,为民族复兴贡献体育人的青春力量。


通过开学第一课的学习,我站在绿瓦之下,暗自决定今后要承先辈之志、启未来之路,勇做新时代的领跑者,兼蓄竞攀,在传承中创新,在奋斗中书写属于新一代绿瓦人的崭新篇章,让体育精神在时光流转中始终熠熠生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

体育教育学院——莫楠

作为2025级新生,我在这次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当中第一次理解了“绿瓦学子”这个词和它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我们参观了绿瓦大楼的奠基石,目睹了曾被日军侵略的残垣。望见拱门上被挖走的花纹石雕只剩下平滑的水泥石块,日军侵华赤裸裸的真相展现在我的眼前。历史的伤痛在眼前走马灯般闪过,而今天,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当代青年既身在此,自应当为中华之繁荣昌盛而奋斗,明白“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意义。体育报国、体育兴国、体育强国,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我身为体育人的使命变得如此鲜明。

经济管理学院——梅美慧

开学第一课令我印象深刻,从1932年刘长春孤身一人远赴洛杉矶,到抗战军民强身健体、好打日本,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发展起来,我了解了中国体育从体育报国、体育兴国、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校园中,曾被炮火炸的千疮百孔的绿瓦楼仍然昂首屹立上体校园的正中央,作为新一代绿瓦学子,我们肩负着祖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希望,应不忘被敌人掳去门楣的耻辱,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这个永远值得我们自己自豪的校园中开辟出一片天地,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

智慧体育工程学院——聂锦鹏

[撰稿/董杨华 摄影/刘思琪]

[报送单位/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